【创新模式】分形创新之小米生态链

【创新模式】分形创新之小米生态链-AI 智能探索网
【创新模式】分形创新之小米生态链
此内容为付费资源,请付费后查看
588
立即购买
您当前未登录!建议登陆后购买,可保存购买订单
付费资源

战略管理培训课程视频讲座简介:

【创新模式】分形创新之小米生态链讲座课程简介:

小米

你可能并没有买过小米手机,但是你很可能使用过小米的周边产品。

小米已经建成了全球最大消费类IoT物联网平台,连接超过1亿台智能设备。这么多的小米生态链产品,都是来自于小米的分形创新。

分形创新的模式是——遗传+变异+隔离。

先看小米的联合创始人:

遗传:雷军和黎万强是金山出身,熟悉软件业务。

变异:摩托罗拉周广平,ACCD刘德,熟悉硬件。谷歌的林斌和洪峰,微软的黄江吉,熟悉互联网。

隔离:即便小米成为千亿级市值的公司,他创立新业务,仍旧是分出小团队,以创业者的心态从零开始。

小米手机成长为第一曲线之后,发现了新的需求,就是手机周边产品。

其他手机品牌,对于手机周边只是当做配件和配角,小米发现了商机。比如,当小米发现了移动电池这种尾货生意之后,不是自己亲自下场做,而且成立了一家公司,把移动电源作为这个企业的唯一产品,小米只投资部分股权,让其独立成长。

创业心态,独立成长。

2马太效应

在听小米分形创新案例的时候,我有一种感受,你只有全力做好自己的第一曲线之后,才有机会开辟第二曲线。

如果没有小米手机作为第一级火箭,小米移动电源等周边产品也不会这么便宜,小米手环等AIoT生态也不会这么庞大,都是从第一曲线一步一步长出来的第二曲线。

特别是我听着案例突然想到,这是混沌大学免费给小米做广告啊。

当一个企业成功了、牛逼了之后,有无数的传媒会主动曝光和宣传其案例,这都是免费给打广告,而且比打广告的效果还要好,因为更真实、更深入、更权威。

一个企业做到这种程度,就会带来更大的周边势能,进一步加速推进自身成长。这也是马太效应啊。

越厉害的企业,会越成功。

3思考

杰弗里·摩尔在《跨越鸿沟》这本书中指出,早期市场的尝鲜者只有15%的用户。要想获得大众认可,中间有一条巨大的鸿沟需要跨越,很不容易。

尝鲜者是那种认为产品有一个优点就愿意尝试的用户,他们不在乎其他缺点。所以,很多企业死在了早期尝鲜者这一阶段,因为他们自认为产品获得了很多用户的认可,殊不知,其实还有非常多的问题。

所以,对于初创公司来说,要设计适合的增长策略。就像早期的Facebook,现在哈佛大学试验完善了自己的产品,然后再逐步扩展到常春藤学校,然后再扩张到高中和全社会开放。

适合的增长策略,会使得产品迭代和用户反馈之间获得很好的平衡。如果盲目的扩张,没有跑通产品闭环,就会碰到更大的问题,跑得越快可能死得越快。

分形创新的基础还是自己的第一曲线,是自己的主航道。如果基础不牢,何谈分形?

先让一级火箭能够上天。

小米生态链的成功即是雷军的格局所在造成的,同时也小米生态链的三原则:自相似性,高频带低频,线上带线下。因此从小米的案例可以看出分形创新不是盲目的多元化,而是从第一曲线生长出来的,而且与第一曲线具有自相似性。

小米生态链扩大能力圈的3B原则:培养 、招募、借用(投资与合作。分享创新的三大原则就是遗传+变异+隔离。小米对外进行了很多投资,但是不控股,这就是一种最好的隔离方式。正如雷军说的:"只帮忙不添乱。"小米投资的企业的市值已经超过了小米本身。

小米产品业务的分型创新自相似性的三原则:市场足够大,产品有痛点,产品能被粉。

产品为什们要快速迭代?因为需要不断的与产品互动,提升了被市场选择的的可能性,因此为分型创新的成果的可能性提高概率,同时也是长出第二曲线的加速器。正如德鲁克所说:"企业存在的唯一目的,就是创造客户。"小米业务的自相似性建立在客户的选择上。

感谢您的来访,获取更多精彩文章请收藏本站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0 分享
评论 抢沙发
头像
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!
提交
头像

昵称

取消
昵称表情代码图片

    暂无评论内容